退休种树十三载 书写人生新传奇
退休种树十三载 书写人生新传奇中国绿色时报1月21日报道(记者 曹云) “望湘江,览洞庭,极目楚天辽阔,洞庭波涌连天。”古人曾如此浪漫描述湖南岳阳屈原管理区在美丽平原湖区屈原,行走在38公里长的外湖大堤上,一边是烟波浩渺、水鸟翻飞的湖面;一边是郁郁葱葱、高大挺拔的树林,几年前种的杨树已长到10多米高,像一座绿色长城守望着沃野千里的屈原。堤内堤外,一绿一蓝;蓝绿之间,碧空如洗,风景宜人。宜人风景的背后,凝聚着一位八旬老人的心血…… 退休后扎根湖区想植树鸟无落脚处,人无遮阴树孕育了“潇湘八景”之“远浦归帆”的屈原,地处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之滨,美丽的汨罗江和湘江东西环绕。但是,这个200多平方公里的粮仓,曾经一度与林业“绝缘”“因为这里是平原湖区,以前是国有农场,种粮是传统。还有一大产业,那就是生猪养殖,早就形成了"打猪牌、发猪财、念猪经、兴猪业"的经济发展模式。种粮养猪之外,他们不知道种树,不知道林业。”吴鹤鸣说吴鹤鸣,1995年从湖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岗位上退休,2000年来到屈原,13年坚持不懈在此种树在传统种粮区种树,非一般人敢想。吴鹤鸣不仅敢想,也敢做,还做出了一番成就。今天,屈原的绿化率已达到24%。除了外湖大堤那片绵延数十公里、蔚为壮观的杨树防护林带,全区点、线、面相结合的水系林网、道路林网、农田林网早已初具规模退休前,就盘算回归农村、继续为农民服务;退休后,心如止水,别无所求美丽世界开服一条龙服务,默默耕耘十数年,心甘情愿忍受长时间的孤独与寂寞,为大地播绿,帮农民致富。吴鹤鸣在农村书写了一段令无数人为之动容的人生传奇传奇,从13年前开始“我曾经两度在屈原工作,屈原是我的第二故乡。我退休赋闲在家,请接受一名古稀老人的请求,我要来屈原种树……”1999年冬,屈原区委领导收到一封署名吴鹤鸣的来信“吴鹤鸣!”他不禁惊呼起来,“这不是我们的老书记,从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吴老吗?他怎么会想来我们这里摸泥巴、挑粪桶?” 是的,大家都知道,吴鹤鸣家庭幸福,妻子是退休干部,大儿子在外交部工作,女儿在日本定居,小儿子办有合资企业。在条件如此优越的家庭,退休后不去享受天伦之乐,偏偏来毫无林业基础的粮食主产区推广植树造林、发展林业,让人难以理解“我写信给他们,告诉他们要发展林业。他们没有回音。为什么?除了只种粮养猪不种树的传统之外,无人员、无机构、无资金,干部流动性大而林业投入大、见效慢……后来,我就自己来了美丽世界开服一条龙服务,我是来这里还债的。” 吴鹤鸣来屈原种树“还债”,是因为他认为,自己在屈原工作期间没有把当地林业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,他曾担任当时的屈原农场党委副书记。虽然只是很短时间,但这块良田万顷的热土却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“在屈原农场工作了几年,这个地方始终令人记忆犹新。屈原人把一片荒凉湖洲建成了洞庭粮仓。这里民风纯朴,老百姓诚实质朴,舍得吃苦,他们曾经给我无私的帮助石器开服一条龙服务。”在隆冬季节的一个深夜,在营田镇自己家里,吴鹤鸣满怀温情地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。这间两层小楼就在外湖大堤附近,2006年屈原区以建区林业站办公场所的名义修建后供其使用,近7年来他始终独居于此“后来我调到了省城,在林业厅协助省委抓绿化。这是我心中最快慰的事。” 全省的绿化率上去了,而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屈原,绿化程度并不高。“有一次我来屈原,站在一座楼顶向远处望去,怎么见不到多少绿色呢?看到的都是田、路、荒滩、湖港河汊,还有闲置耕地,就是看不到树。这些田头路边、荒洲湖滩,都可以种树呀!当时,我就觉得亏欠了这个地方,我要想办法来补上。” 直到退休,吴鹤鸣才得以具体着手“还债”。1999年冬,他开始给屈原农场党委写建议信,要求来屈原种树、发展林业时间一天天过去。一个月、两个月……他始终没有收到屈原的回信。他实在等不下去了200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,68岁的吴鹤鸣背着简单的行囊,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朋友的劝告,来到洞庭湖畔的屈原,从此扎下了根,要种树生产商品木材也能赚钱屈原的前身为1958年围垦而建的大型国有农场,2000年撤销农场、组建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在吴鹤鸣担任屈原农场党委副书记之前,这里的防洪大堤曾被洪水撕裂,大半个屈原转眼间变成泽国水乡。如今,他又来到了这个熟悉而久违的地方2001年早春,屈原大地一片春寒料峭,寒风中不时还飘着零星雪花儿。每天起床简单收拾后,吴鹤鸣就骑着自行车,穿行在光秃秃的营田镇与琴棋镇之间38公里的外湖大堤上,走村入户,开始了“屈原林情”调查顶风冒雪半个多月,他跑遍了全区80多个村庄,得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:屈原绿化率原来只有6.7%“是啊,想到一直以来林业在屈原始终处于无机构、无资金、无人员的"三无"状态,老百姓不种树,领导也不重视种树,这一点都不出人意料。不过,也说明两个问题:一是让他们种树,真是太难了;二是林业的发展潜力,实在太大了。”十二玩家杂谈从最初走到现在